:::

歷史沿革

學校現況 / 2022-11-09 / 點閱數: 4963

本校位置位於桃園市 龜山區 迴龍里,緊鄰新北市 樹林區、新莊區,交通便利,生活圈以大台北區為主,面積約1.7425公頃。民國83年,劉故縣長邦友先生為實現競選承諾,便利迴龍地區學童就近入學,落實小班小校教育政策,乃依據龍壽、迴龍地區都市發展計畫,規劃籌設新校。在曾鄉長忠義,林縣議員正峰、曾縣議員能芳、李縣議員春融、李縣議員鎮楠,褚鄉代表金楓、陳鄉代表志謀、吳鄉代表添壽與地方仕紳盧水生等人極力爭取下,旋及於民國83年9月16日奉准成立為「桃園縣龜山鄉迴龍國民小學」。省派陳校長振雄為第一任校長籌備設校,創校伊始,舉步維艱,幸賴龍壽國小 辛校長玉蓉大力相助,提供教室作為辦公處所,民國85年11月9日動土興建,歷經土地徵收,徵選建築師整體規劃設計、校舍工程發包及營建等階段,如期在民國87年9月1日正式招生,時學生為7班計150餘人。

民國89年8月陳校長振雄調桃園縣大園鄉埔心國民小學,省派秦校長玉燕繼任,然因本校地處桃園縣邊陲,距學區壽山國中路途遙遠,就學不便,又逢九年一貫政策之推動,經秦校長嚴謹治校、認真辦學及地方仕紳的支持與肯定下,順利完成了國小改制國中小九年一貫學制的艱鉅任務,於民國91年8月1日正式改制為「桃園縣立迴龍國民中小學」。

民國92年8月易校長正珍承續重任,為了讓迴龍學子更具有競爭力,透過網路平台、管樂社團、舞蹈社團、自然生態蝴蝶園、廣達游於藝等多元學習模式,讓學生的學習跳脫課本與框架,讓求知的觸角得以無限寬廣。民國94年桃園縣政府與廣達文教基金會在本校設置第一座「廣達游藝館」,帶領學子擔任藝術小尖兵進行藝文交流與導覽,多次榮獲「廣達游於藝巡迴展」績優學校殊榮;於民國95年設置「輕舞蝶影蝴蝶生態園」,提供各項設施與各校進行交流,大獲好評;同年增設國小資源班及民國97年增設國中資源班,注重特殊學子學習,亦於民國98年榮獲教育部「攜手計畫、課後扶助方案績優學校」;為增進與社區互動關係,積極宣導志工入校服務理念,更榮獲桃園縣「校園及體育志工隊評鑑」甲等殊榮;為增進全校教職員工生的身心健康,推展以學校為促進學生健康之重要啟蒙場所,結合社區資源,將健康概念由學校擴展至社區,共同營造健康生活的優質環境,於98學年度榮獲桃園縣「健康促進學校優等」佳績,使學校成為地方上理想之學府。

民國99年8月蘇校長彥瑜接任,延續易校長營造學生健康求學環境之理念,於99學年度帶領本校參加健康促進學校比賽,榮獲桃園縣「健康促進計畫審查績優學校」,同年在藝文領域方面,亦獲桃園縣「藝文教育特色學校」佳績。為讓服務的範圍向下延伸,開始籌建幼兒園,為因應多元適性發展,積極推動體育班成立,於民國101年8月成立國中體育班,民國102年8月成立國小體育班,建立體育班學子升學多元管道,更帶領學子參加各項體育競賽,榮獲各項殊榮,秉持著「教育不是移山填海的工程,教育是細針密縫的刺繡;教育不是法令規章的堆砌,教育是苦口婆心的叮嚀」,讓迴龍的孩子在充滿愛的環境中學習與成長。

民國103年8月許校長菀玲新任本校,因應民國103年12月25日桃園縣升格為桃園市,本校更名為「桃園市立迴龍國民中小學」,積極爭取並整合運用校內外教育資源;發展學校特色,推動國際教育、持續追求突破創新。為讓學生學習更有效率、教師上課更便利,在硬體設備上大刀闊斧,讓本校班班有冷氣、班班智慧教室,更建置國際教室、溫室生態區、創意積木牆等設施,亦於民國105年參加教育部空間美學發展學校特色計畫,榮獲全國優等,106學年度年、107學年度連續二年則榮獲全國特優,106學年度國小教師團隊與國中教師團隊雙雙榮獲教學卓越銅桃獎,學生公立高中職錄取率更高達41%,更深獲家長與社區的支持、肯定與認同。

民國107年8月鄭校長如玲新任本校,承繼歷任校長教育為向下紮根治校理念,增設幼兒園第3班並立即招生,不僅減輕家長育兒負擔,亦讓更多幼兒學子接受更友善的學習環境;倡導本校教育願景「健康、快樂、卓越、感恩」精神,重視學子品德教育及家庭教育;注重弱勢學子生活及學習輔導,引進輔導志工入校服務;積極推動多元社團,帶領學子參加音樂比賽,榮獲國中北區打擊樂合奏類優等;多方去募集學子獎學金,鼓勵積極向上;國小教室電子白板、視聽中心設備改善及會議室設備改善等學校硬體設施的建置,讓學子有更好的學習環境;更以「教育之道無他,唯愛與榜樣而已」、「領導方式無他,唯影響力的發揮而已」為座右銘,並以此為出發點,以「LOVE」的領導學及「MODEL」的教育觀,用愛接納孩子的一切,創新教學成為學習專家,啟發孩子的多元智慧,提供教育愛的沃土,讓孩子充滿幸福感、讓家長充滿信任感、讓同仁充滿信賴感,引領親師生經營教育愛的同心花園,使孩子能「從學習中得到快樂、在健康中得到成長、在生活中迎接未來」,點亮孩子的希望,成就孩子的未來,更期許親師生互助團結,共創美好的未來。